全方位的耳鼻喉科就醫管道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中耳炎怎麼辦?如何預防及治療?

        急性中耳炎大部分都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併發症,鼻咽部的病菌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腔而造成急性中耳炎。或者是用力擤鼻涕,將鼻涕經由耳咽管打到中耳腔中,而造成急性中耳炎從6個月大到7歲的小朋友都是中耳炎的好發年紀。一般都在秋、冬、春季感冒較多的季節發生。   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報告,中耳炎是小孩求醫最常見的原因。三分之二的嬰兒,在一歲前曾罹患急性中耳炎,到三歲時,將近一半的小孩至少得過三次急性中耳炎。中耳炎可能影響聽力或造成其他嚴重的併發症,不能掉以輕心。 成人常見的耳膜穿孔性慢性中耳炎,可能引起耳漏,聽力減退,耳鳴,頭暈等...
Share: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世界疫情正在巨大的變化

        大家是否有規劃好周末行程了呢?除了訂爆國內旅館外,你是否發現世界疫情正在巨大的變化中。        在過去14天裡,每天新冠肺炎案例數增加了24%,J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下一波疫情在國際間已經醞釀開來。有人說是篩檢量上升導致確診人數增加,但可怕的是,國際主要國家準備好了處理大量病患嗎?答案是沒有,過去14天每天死亡人數增加了37%。且這個增速是建立在8個月防疫準備後還擋不下來的。      ...
Share: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移動辦公室:我的電動車特斯拉

 今天完成了高雄榮總的教學活動,又是一日260公里移動,聊天問到要怎麼這麼多診又保持好的精神,其實一個關鍵就是移動辦公室:我的電動車特斯拉。今天來開箱幾個電動車的好處:1. 移動可以靠自動駕駛,幾乎不會疲累:就像Elon musk的命名,他的自動駕駛名稱是Full Self Driving(加註試用版警語),當初選電動車就是看上他的自動駕駛可以非常大幅度的降低駕車疲勞與意外的發生。對於長途通勤的人這是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外第二個必裝的配備。可以保持高度專注與效率。2. 休息可以超強冷氣:本身是電車,開冷氣不會產生廢氣或耗油,就算車在地下室開著冷氣午休也不用擔心一氧化碳堆積。電動馬達需要強大的冷卻系統,即使在大太陽下車停路邊也有充足的冷氣可輕鬆午睡。車身靜止時不震動也沒有引擎聲,高品質小憩幫助解除上下午的工作疲倦。3....
Share:

特斯拉在其他方面的好處:特斯拉的APP(2021)

 因應觀眾敲碗,今天再來開箱一下特斯拉在其他方面的好處:特斯拉的APP在車輛有網路連線的狀況下,他的功能真的蠻強大的不管是天氣太冷太熱,鑰匙遺失,車輛遺失或老公老婆遺失(?)他都有很強大的角色1. 手機就是鑰匙,不管是Model X還是Model 3,如果車輛有多人使用,只要登入手機APP就可以遠端控制或藍芽控制,不用鑰匙傳來傳去很方便。若鑰匙忘在辦公室走到停車場才發現,大可用手機解鎖,啟動,開車回家,隔天再把鑰匙找回就好。2. 手機就是GPS:因為車輛容易啟動,會有被偷車的安全問題嗎?答案是不會的,因為只要車輛有連線,手機都可以在地圖上看到車輛的位置,移動方向與車速。所以特斯拉習慣是不用保竊盜險,沒有小偷笨到耗盡心力搬走一台隨時全球連線的車子,一經通報台灣特斯拉公司就可以遠端切斷電源。另一方面如果老公手機沒接,遺失在不明位置,有手機APP的太太也可以立刻看到車輛停在哪裡。這麼方便的功能,是關不掉的喔!3....
Share: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黃健祐醫師榮獲109年高雄榮總學術新秀獎

著作列表1. Chien-Yu Huang, Bor-Hwang Kang: Tornwaldt’s Cys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5/2019; 380(20):e372. 2. Chien-Yu Huang, Yaoh-Shiang Lin, et al: Log margin-to-thickness ratio improves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prediction in oral cancer: A single cancer center...
Share: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鼻子症狀很嚴重?老是流鼻水,鼻塞,鼻子好難受!

        鼻腔內視鏡微創翼管神經 (支配鼻過敏的神經) 阻斷術內視鏡翼管過敏神經阻斷術,主要是針對嚴重過敏成人患者,利用鼻竇內視鏡手術治療過敏性嚴重患者,手術具微創性,恢復期快。        當內科療法無法改善過敏時,可考慮用手術治療,主要有各式雷射手 術、冷凍治療、電燒、下鼻甲手術、低溫射頻下鼻甲手術、以及內視 鏡翼管神經阻斷術以阻斷過敏發炎反應等等,可供選擇來改善嚴重或 是經年性過敏性鼻炎或血管運動性鼻炎所導致的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惱人的症狀。治療流程:一、...
Share:

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全球新增案例數再次突破新高

昨日全球新增案例數再次突破新高,來到了18萬1005人,巴西更是一舉超越美國變成最大新增病例國來到5萬5千人。隨著美國示威活動與逐漸開放,案例數從往常2萬初也提升到3萬3千人。而中國方面疫情也不太穩定,北京已經確診183例也進入高度警戒狀態。檢視好防疫物資與下半年度計畫,下一波境外移入可能要開...
Share: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漫談鼻咽癌與鼻咽癌篩檢

 陳先生參加公司年度健康檢查,報告上有一項「鼻咽癌篩檢 抗EB病毒VCA IgA抗體」陽性,陳先生拿這份報告來門診就診,很擔心的問他是不是得到鼻咽癌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鼻咽癌在中國東南沿海有較高的發生率,台灣居民祖先大多來自福建和廣東,因此台灣也是發生鼻咽癌的高危險區。根據統計全台灣每年約有1500名新診斷鼻咽癌病人發生,通常發生在40到60歲間,比一般癌症的發生約年輕10歲,男性較多,男女比約3-4比1。鼻咽癌發生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之外,另外也和EB病毒感染有很強的關聯性。研究發現,大部分的民眾一生中都曾經感染過EB病毒,所以血清中都有抗EB病毒...
Share:

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認識音聲治療

 音聲治療顧名思義是針對“說話的聲音”問題或“嗓音異常”(voice disorders)進行的治療。說話聲音異常的可能原因以及涵蓋範圍非常廣,其相關就診科別包括耳鼻喉頭頸外科、胸腔內外科、神經內外科、腸胃科、身心內科、復健科…等。本文僅針對喉部問題所產生之嗓音異常的處置進行簡介。音聲治療可分為侵入性與非侵入性的治療。侵入性治療主要由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針對器質性病變進行手術、注射或藥物等治療;而非侵入性治療則由語言治療師執行。民眾如有“燒聲”、“破音”…等說話的不適感,可先由醫師進行喉部構造的檢查與診斷,並透過語言治療師進行喉部發聲機能檢查、氣動學檢查、鼻咽共鳴檢查,以及發聲相關肌群檢查等,了解造成嗓音異常的可能原因,決定接受治療方向。除了直接接受侵入性治療之外,非侵入性音聲治療的方向大致如下:一、發聲相關肌群的處置從感到聲音不適到求診前,病人常會以過度用力或過度輕、壓低音的方式說話。這種過與不及的不當發聲方式,會造成喉部發聲肌群不當運動而產生肌張力的問題。另外,頭頸、胸、與上腹等部位的肌群皆與發聲有關,當這些部位因意外傷害、手術或侵入性治療致使肌肉的結構性或功能性損傷,也會造成發聲肌群的運動異常。針對肌肉運動異常、筋膜、軟組織發炎水腫等造成的喉部不適感,可由接受過訓練的語言治療師進行發聲肌群之徒手治療(manual...
Share: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耳朵悶?淺談耳咽管功能異常及治療

  耳咽管又稱歐氏管,深處顱底,兩端開口連通耳膜之後的中耳腔及鼻咽,可引導鼻咽腔的空氣來平衡中耳的壓力,也能引流中耳的液體至鼻咽排出。平常耳咽管呈關閉狀態,打哈欠、吞嚥或擤鼻涕時,肌肉及氣流帶動耳咽管打開,中耳的壓力就得以平衡。若開關機制出現障礙,便形成耳咽管疾患。約有八成的患者是耳咽管發生阻塞,而另外兩成的患者則是因為關不起來而造成所謂的「耳咽管開放症」。耳咽管阻塞症 阻塞的耳咽管使中耳壓力無法平衡,因此容易耳悶、脹痛及耳鳴。時間一久,中耳負壓造成積水、沾黏,甚至細菌侵入造成反覆性中耳炎。大部分阻塞與鼻咽發炎有關。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容易造成黏膜發炎水腫,使耳咽管阻塞無法打開。嚴重胃食道咽喉逆流者,也可能因為長時間酸液及消化酵素的刺激產生慢性的咽部發炎引發阻塞。但最需要注意的是「鼻咽腫瘤」。若是小朋友反覆性中耳積水,可能是肥大的鼻咽扁桃組織壓迫所致,但若是中年人長期的耳朵悶塞積水,千萬要小心「鼻咽癌」!若非鼻咽腫瘤病患,可先從消除鼻咽發炎的藥物開始治療,但若藥物幫忙不大,傳統上會局部麻醉在耳膜上放置中耳通氣管引流壓力及積水。較新的治療方式包括全身麻醉下的耳咽管開口雷射燒灼或氣球擴張術,除了生活上較方便不須擔心中耳進水之外,亦有不錯的成功率。耳咽管開放症...
Share:

耳鳴簡介

        今天跟大家介紹耳鳴,相信耳鳴很多人都遇到過,那如何治療,何時應就醫呢?請各位看下去~        耳鳴是很多病所共有的一個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 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發生在耳的一側,有時則兩邊皆有。聲音可能來自於耳朵,也可能來自於顱內。耳鳴臨床的表徵,呈現非常多樣化,可以是單側性或雙側性,也可以是連續音或間斷音、高頻音或低頻音、及各種不同的音色,正反映出其病因的複雜性, 及考驗醫師的診斷能力。目前較大眾所接受的分類法是:(一)他覺性耳鳴(二)...
Share: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暈眩介紹

 頭暈或眩暈的症狀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大概就像頭痛一樣,每個人多少都曾感受過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要如何解決呢?頭暈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大部分的頭暈與內科疾病有關,譬如貧血、姿態性低血壓等等。有些人蹲著站起來時會覺得頭暈,這種姿態性引起的頭暈很常見,通常不太嚴重,與耳鼻喉科的關係也不大。頭暈為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眩暈者會覺得外面的景物好像在晃動,這種情形我們特別稱之為「眩暈」。之所以要合併「眩」「暈」兩字,就是要形容那種天旋地轉的感覺,「暈」 只是頭昏,許多疾病都會造成頭昏,例如感冒、或僅僅血壓升高,都會令人感覺頭昏,這類頭昏並不會有「眩」的感覺,也就是「旋轉」的感覺。眩暈的分類...
Share:

打鼾 與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張先生晚上睡覺時,總是大聲打鼾,偶而停下來安靜一下,卻好像沒了呼吸似的。讓張太太很緊張,心想是上呼吸道問題,於是帶他來耳鼻喉科檢查,才發現張先生罹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OSA)。原來我們睡覺時,咽喉的肌肉會隨著睡眠深度而鬆弛,此時在吸氣的負壓作用下,咽喉就像洩氣的氣球一般被吸引而向中央塌陷。當狹窄到剩一個縫隙時,就會發出鼾聲;若負壓大到讓呼吸道完全塌陷與阻塞時,便會呼吸中止。呼吸中止將造成缺氧,使腦部反射機制啟動而略醒,好讓呼吸道打開。患者整晚便處於”入睡-打鼾-呼吸中止-缺氧-醒來-重新入睡”的循環,尤其在中年男性,肥胖,睡前喝酒,使用安眠藥物,仰睡,小下巴的族群,這樣的狀況就會更加嚴重。睡眠變得零碎,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 ...
Share: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鼻竇炎如何治療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鼻竇炎,鼻竇炎如何治療,如何避免急性鼻竇炎演變為慢性鼻竇炎,甚至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如腦膜炎? 慢性鼻竇炎一般是指鼻竇的發炎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的鼻竇炎。慢性鼻竇炎成因多為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全之急性鼻竇炎所演變而來。常因過敏性鼻炎、鼻息肉、免疫機能不全、鼻中隔彎曲或黏膜纖毛功能異常所致之黏液滯留、細菌感染,以及進一步不可逆之鼻竇黏膜組織變化,最後導致慢性鼻竇炎的發生。 慢性鼻竇炎的病人可能有下列症狀:1.鼻塞、鼻涕倒流、膿鼻涕;2.鼻痛、顏面 疼痛、牙痛、頭痛;3.嗅覺功能異常或喪失;4.口臭、長期咳嗽、失眠、容易 疲勞。慢性鼻竇炎若持續惡化的話,可能會併發:...
Share: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薪水薄了,親情厚了,小孩後來怎麼了?

 今天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我們來看一些振奮人心的新聞。隨著疫情逐漸和緩,一些專家學者也注意到家庭遭遇驟變的小孩,究竟會不會造成長期的創傷呢?這些小孩會不會長期帶著心理傷痕?終生沒有自信?無法享受快樂呢?結果研究結果指出,壞環境,反而可能是孕育成功人生的好土壤。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這邊家庭驟變指的是因經濟蕭條或戰爭,導致家庭資產減少超過35%以上,譬如1929年經濟大蕭條或二戰時。傳統上認為家庭支持變差,應該對小孩人生事業會有負面影響,但研究追蹤了一群在美國經濟大蕭條中家庭頓失經濟的小孩,他們在家中遭遇變故時需要出門打工,分擔家計,女孩也需要肩負母職,代替打工的媽媽照顧年幼弟妹。驚人的發現這些小孩,在後來的人生,不論在薪資所得,對更好的職位與教育訓練的爭取,以及人生的快樂成就感,竟然都超過在同期沒有遭遇生活困頓的同儕!即使是許多女孩長大後結婚做家庭主婦,也傾向與較高收入或權力的對象結婚。...
Share: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音聲門診手術—找回您的聲音

        聲音是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橋梁,擁有好的聲音會讓事情的溝通事半功倍,相反地,若有聲音沙啞等症狀,則會影響我們給人的第一印象;聲音沙啞可能是由不同種類的病因所形成,有些病因可經由適當的休息或生活習慣的調整來獲得改善,例如:急慢性聲帶炎等,有些病因可經由專業的語言治療師修正其發聲方式獲得改善,例如:肌肉緊張性失聲、聲帶結節(長繭)等,然而有些病因必須經由手術的介入方能改善其症狀,例如:聲帶息肉、聲帶囊腫、單側聲帶麻痺等;傳統性聲帶顯微手術或是聲帶注射整形手術,患者得住院接受全身麻醉,且術後須完全禁聲一個禮拜;但聲帶疾患常見於長時間說話的職業,例如:老師、攤販商、業務員等,迫於現實工作的需求,患者無法長時間休息來接受全身麻醉的手術治療,最後仍拖著病體繼續工作,導致聲音品質每況愈下,同時也影響到工作的品質。 ...
Share:

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聲音沙啞怎麼辦?

        發聲主要靠位於喉嚨深處、氣管最上端的聲帶,它的作用就像二片簧片, 呼吸時是分開的,要發聲時才靠攏,由肺部來的氣流經過氣管來振動它們而發 出聲音。如果這二片聲帶因為任何原因產生了變化,發出的聲音就會不正常。 任何需要說很多話的人,如老師、售貨員、甚至只是感冒多咳了兩聲,都可能有聲音沙啞的問題。聲音沙啞最常見的原因是感冒發炎或說話太多造成聲帶腫脹引起的,這種情況只要少說話、多喝水滋潤,聲帶應該很快就會恢復正常。有些人是說了一 陣子話之後才覺得喉嚨乾、緊、啞,這可能是說話的方法不對引起的。這種人通常說話就像連珠砲一樣又快又多又大聲,或是說話時喉嚨太緊繃,所以把說話的方式改一改,改的溫柔一點慢一點,說話時喉嚨放鬆,應該可以改善。  ...
Share: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頭一動就暈到吐?如果是這個病,門診就可治療,免吃藥、免開刀!

今天健祐醫師要分享一個重要的案例,案例的發生如下面的影片:暈眩到天旋地轉,不動就不暈為什麼說他重要呢?因為他常常困擾家中長輩們,一躺下就頭暈,或一個翻身就暈,甚至有暈了好幾年終於來到診間找到正確的診斷。真的是痛苦好久才得到解脫!為什麼說解脫呢?因為這個病,在診間,平均5分鐘就可以治療完成!追蹤一周後7-8成都可以擺脫暈眩的問題。或許你有聽過耳石脫落症,也可以再Youtube或是Line影片看到類似的治療但健祐醫師還是要提醒正確的診斷需要很嚴謹的身體檢查,治療完成也需要追蹤治療成果。尤其一開始錯誤的診斷不只延誤治療,還可能被錯誤的復位後,單純的...
Share:

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手術治療反覆扁桃腺發炎喉嚨痛,快又有效

 若要說在健祐醫師每天看到的病人中,最常見的單一主訴,那一定就是喉嚨痛了。其中,扁桃腺發炎佔了一大部分。且許多病人都痛了好幾年相當苦惱。但你知道嗎?若符合手術建議執行扁桃腺手術,可有效地長期控制喉嚨痛的問題。平均每年10次的扁桃腺急性發炎可降低至平均2次,更有少吃消炎藥、止痛藥、退燒藥,與免除急診門診就醫的必要。究竟甚麼是扁桃腺發炎呢?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扁桃腺位於口咽部的後外側方,且夾在兩層肉柱中間。它是咽喉部的「看門狗」,屬於淋巴組織,有製造抗體,抵抗病原菌侵襲的功能。扁桃腺生下來後,逐漸增大,一直到四歲時最大,同時發揮最大的功能,以後就隨年齡增加...
Share: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被煙霧燻過,呼吸道會有續發性狹窄危險!

 今天台北市發生錢櫃KTV大火重大事件,健祐醫師也感到非常意外與難過,希望傷者都能早日康復!健祐醫師在急診室也偶而會遇到火災逃生與濃煙吸入的的案例而濃煙吸入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要被一時的穩定騙了!因為人體呼吸道全是黏膜組織,一旦被濃煙或高溫刺激過,續發的發炎腫脹反應是很激烈的。尤其一開始臉部燒傷很厲害,或是呼吸道全是碳粒的,甚至在病人毫無喘鳴前就要考慮預防性插管。因此健祐醫師整理了幾個火場逃生後,需要特別注意的徵兆,若有這些徵兆,就要小心後續呼吸道狹窄與呼吸困難,千萬別...
Share: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這支險惡的冠狀病毒,竟然會攻擊人體八種器官!?

 幸好台灣再度度過,沒有爆發大規模感染的一天。一定要繼續保持下去!昨天提到嗅覺喪失獲得許多讀者熱烈迴響,但你知道嗎?這支險惡的冠狀病毒,竟然會攻擊人體八種器官!今天J小編再為大家分享一則美國非常頂尖的"Science"雜誌發表的最新報告。究竟這支病毒會如何傷害人體哪八大器官?1. 肺:病毒最惡劣的毒性就是侵犯人體肺泡細胞,使得氧氣無法交換,甚至破壞通透膜使水與血滲進其他肺泡中使人呼吸窘迫。2. 肝:超過一半的病人也出現肝臟受傷現象,這可能是病毒引起劇烈人體防衛的免疫反應導致的後果。也可能是治療病毒感染時大量使用藥物的關係。3. 腎臟:病毒可能直接侵犯腎臟或是人體血壓不穩等原因造成腎臟受傷。但一旦腎臟功能喪失,人體順利恢復健康的機會就渺茫了。4.腸子:顯微鏡中可看到病毒侵犯腸子的證據。並可能導致20%的患者出現腹瀉的現象。5....
Share: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嗅覺喪失,被感染了嗎?

 看著台灣可能邁入第二波密切觀察期,最近因為嗅覺喪失而焦慮來到診間的病患也變多了。那為什麼嗅覺喪失會在這波疫情的後半被大幅報導呢?究竟嗅覺喪失跟感染武漢肺炎是甚麼關係呢?這邊可以說明一下。在承平時後嗅覺喪失的三大成因就包含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 佔 40%2. 鼻部過敏、鼻息肉等造成的鼻塞3. 鼻部創傷所以上呼吸道感染冠狀病毒會出現嗅覺喪失的症狀也是毫無意外的。尤其平常冠狀病毒就佔了呼吸道感染的15%左右,那為什麼現在大家這麼在意嗅覺喪失?這要跟疾病篩檢有關。===在平常時候若我們用嗅覺喪失來篩檢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因為感...
Share:

精選文章

過敏性鼻炎是否能根治?

在門診中,健祐醫師常遇到一類病患,明明是初診,卻有10幾年的病史,也常有"從出生就這樣"的敘述,小朋友最擔心一直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年輕人覺得得了一個永遠不會好的病很困擾,中年人大多看開了拿拿藥也算有治療了。但只要細問,大家都會有一個共通的疑惑:過敏性鼻炎,...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