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不是最近體重掉了不少?」
「對啊,大概30」
「我是說妳體重耶,30公斤?!」
「大概一年前80公斤,現在50公斤...」
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經過經鼻內視鏡一查看,果然在雙側下鼻甲後方的耳咽管開口呈現擴大的樣貌,不論吞嚥或發聲都可以看見耳咽管開口像一口深井持續有開口。這個患者診斷就是耳咽管開放症。
以下我們來介紹一個這個神秘卻被低估的疾病
耳咽管開放症的核心症狀就是自體聲音(Autophony),在說話時會覺得傳導進耳朵內嗡嗡共鳴。耳咽管在耳內的功能主要是保護中耳語鼻咽黏液隔離,並在吞嚥與鼓氣時瞬間開放一下達到中耳內外氣壓平衡。若這個平時關閉的機制消失了,呈現持續開放的狀態,就是耳咽管開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 PET)的由來。
正常關閉的耳咽管也有保護中耳倍不必要的自體音聲干擾的效果,包含說話音,呼吸音,咀嚼音等等。若沒有適當的遮蔽就會干擾正常的聽覺影響日常生活。當耳咽管通透,會導致中耳腔與上呼吸道相通形成一個連通管,使耳膜隨著呼吸跟著移動導致耳鳴。若耳咽管為完全開放而仍有些微黏膜可關閉時,呼吸與咀嚼的氣壓變化也會導致負壓傳遞到耳膜造成不舒適感。
那出現自體聲音共振(Autophony)是否就必定是PET呢?倒也不一定,最常見的其他原因包含外耳道堵塞,比如耳道進水時就會出現明顯的自體聲音傳遞,罕見原因如上半規管裂隙也會增加低頻率聲音的傳遞導致類似現象,有時耳膜上沾道頭髮或耳垢也可能導致低頻率共振增加而產生自體聲音的感覺,因此仔細的檢視外耳中耳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伴隨主觀上的自體聲音,客觀上常可見到鬆散而容易移動的耳膜,但有時候這樣的耳膜本身並不是PET造成,另一可能而是結構上變薄導致阻抗降低而容易受普通的音壓干擾。這時的鑑別診斷就要看呼吸時耳膜是否會移動,若不伴隨呼吸移動的耳膜,可以考慮在耳膜上塗抹一點藥膏增加重量或放上防沾黏條作測試,若病患立即就改善了聽覺覺得狀況,代表是耳膜本身的問題可考慮做軟骨鼓室成形術,降低耳膜阻抗即可改善這類自體聲音的問題。
在正常時候鼻腔的氣壓變化(如打噴嚏,吞嚥,鼓氣)不應該影響道耳咽管的氣壓變化,但經研究指出一部份患者在長時間打噴嚏(負壓)後,中耳腔也會形成負壓耳,中耳炎,耳膜破洞與膽脂瘤的形成。經觀察在一群耳咽管開放症的患者,突然打噴嚏去引發一個負壓反而可以暫時緩解PET的症狀,但因為耳膜處在高度可動狀態,又容易卡在過度負壓時患者又會嘗試鼓氣把耳膜推開,經反覆動作就會在耳膜上看到如消氣的氣球樣皺褶的耳膜,使聽力與耳悶狀況一直不盡理想。
典型的PET症狀包含自體聲音共振(發聲時與呼吸時),耳悶塞感。其他常見症狀包含耳鳴(搏動性或非搏動性),暈眩等。症狀常發生在激烈運動後,並在一夜平躺的早晨時獲得改善,並在一整天直立終逐漸又出現症狀。有些患者會注意到症狀出現時平躺可以改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發現。若在就醫時沒有出現明顯的症狀,可嘗試將病患外耳到蓋住,並詢問病患是否有重現自體說話的現象,作為一個診斷上的比較。
在內視鏡檢查上,要注意一定要坐著檢查,因為躺著可能遮蔽調PET的現象。並請病患先蓋住一邊的鼻孔,並深呼吸幾下,觀察耳膜是否有移動的現象。有時這個移動會很些微需要很仔細的觀察。若病患當時就有共振的現象,可以在耳膜上塗一點藥膏觀察共振是否消失作為鑑別診斷。接續要觀察鼻咽內視鏡去檢查耳咽管開口是否開放的情形,以及奧斯曼脂肪塊(Ostman's fat pad)與波群組(Poe's group)是否有萎縮,以及耳咽管是否有正常的S型開口。並檢查口中上顎是否有黏膜下顎裂的現象。
實驗室檢查方面,可以執行長時間的基礎鼓室圖(Tympanogram)檢查。透過檢查時反覆的呼吸與吞嚥,觀看耳膜阻抗的變化,就可以查覺到耳膜是否會隨著鼻咽氣壓而產生改變。
治療選項包含增加水分補充,鼻腔蒸餾水沖洗(增加滲透靜水壓),放倒頭部到雙腿之間都可以短暫的舒緩幾分鐘到幾小時。藥物治療包含使用雌性賀爾蒙(Estrogen),口用碘化鉀,局部使用硼酸或水楊酸刺激耳咽管開口使水腫膨脹等等,但治療效果常常不一也沒有很強的證據指出哪一項比較有用。手術治療包含從耳側或是從鼻咽測,耳側的治療有放置中耳通氣管,據研究統計有效率約50%-100%。但也不乏治療後症狀更嚴重的案例。也可放置防沾黏貼片增加重量,降低耳膜共振頻率,對與自體聲音共振合併耳膜易震動有相當好的療效。另外軟骨置入的鼓室成形術也被證實有相當好的療效。更積極的手術方式包含使用軟骨填塞耳咽管耳側開口。以上的治療視不同侵入性可以提供數月到數年不等的舒緩。
結論:耳咽管開放症再過去是不容易診斷與治療,尤其想達到長期有效的控制常需要多重的方法。耳咽管開放症的症狀不盡然需要被空氣填滿的耳咽管,而是當軟組織不夠阻擋聲波能量傳遞到耳膜就可能發生。
參考資料:
Patulous Eustachian tube (PET), a practical overview
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Volume 5, Issue 3, September 2019, Pages 137-142
Patulous Eustachian tube (PET), a practical overview
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Volume 5, Issue 3, September 2019, Pages 137-142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