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的耳鼻喉科就醫管道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使用3D列印技術,提升口腔癌病人下顎重建品質 3D printing technology enhance quality of life in oral cancer patient's under going post mandibulectomy reconstruction

口腔癌病患,若有影響到下顎骨,常需要鋸掉一部分骨頭(Mandibulectomy),並造成一段下顎骨缺損。傳統作法是在下顎骨鋸斷後使用金屬骨板嘗試比對出原始結構,並將已斷裂的兩端釘回原本的位置。但實務上此作法費力、費時,且因為原生的解剖構造已經不存在,可能有術後咬合不正、顳顎關節障礙的問題。透過3D列印技術,我們克服了這個困難,在手術前就利用電腦斷層影像製作出下顎骨模型,並在術前就製作好完全貼合的金屬骨板。使病患在重建時有較短的手術時間,較佳的解剖構造,與更好的下顎骨重建品質。

處理過程第一步,是將病患的電腦斷層的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檔案進行圖層分析。

透過精密的電腦重新計算繪圖,可以將病患術前評估的電腦斷層影像轉換成3D立體影像,這個過程需要有外科醫師的協助,從人體解剖構造中分離出需要的圖層,已確定對手術進行有完整的呈現。在這階段亦可提供外科醫師重建上的評估資訊,判斷神經走向與肌肉軟組織等資訊。從圖中也可以發現這位病患剛好全口無牙,若沒有3D重建技術,在手術中想確認咬合位置將會有一定難度。
完成電腦建模後,就可以到3D列印機輸出,一個精緻的成品,從預備工作到得到成品幾乎要花上一整天,若加上微調參數取得最佳設定,一個精準的人體構造輸出2-3天是相當合理的。
輸出成品後,即可預先將金屬骨板按照1比1的真實模型設定角度和長度,讓重建的外科醫師在進行接合下顎骨時完全不需擔心後續的咬合與念顎關節障礙問題,同時也縮短手術時間,增進術後咀嚼功能與避免不必要的牙科矯正。

透過這些技術,我們可以提升口腔癌與任何下顎骨病灶的病患的術後生活品質,也增進醫師手術效率和節省體力,有效提升重建手術之品質提升。
Share:

1 則留言:

精選文章

過敏性鼻炎是否能根治?

在門診中,健祐醫師常遇到一類病患,明明是初診,卻有10幾年的病史,也常有"從出生就這樣"的敘述,小朋友最擔心一直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年輕人覺得得了一個永遠不會好的病很困擾,中年人大多看開了拿拿藥也算有治療了。但只要細問,大家都會有一個共通的疑惑:過敏性鼻炎,...

總網頁瀏覽量